2023 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12 月 15 日至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2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3 年经济工作。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定向领航。
砥砺奋进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截至 11 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审批核准 106 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 1.5 万亿元。此外,印发实施完善政策环境、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文件,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向有关方面推荐 25 个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项目,目前已有 22 个发行上市,发售基金 757 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的新项目总投资超过 4200 亿元。
随着稳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走进位于山东济南市高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现场,项目经理王远手指身旁的高楼," 当下正处于关键冲刺期,招商工作已完成 70%"。
" 我们出台了《关于统筹做好全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的方案》,对全区 343 家规上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生产建设不停歇。" 济南高新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 ......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我国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政策落实落地,助力市场释放活力。
△工作人员在新能源汽车厂进行装配(4 月 20 日摄)。
"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回稳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说。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已推出的措施下一步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如何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际,如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这几年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叮嘱:" 要统一思想、科学防控、提振信心,找到杠杆的平衡点,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相信曙光就在前面。"
浙江杭州传化公路港是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物流中心之一。这两天,进出杭州传化公路港货车达到了 7000 多辆的峰值。
随着全面取消货运车辆闭环管理要求,各地纷纷取消公路防疫检查点,不再查验货车司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现在比‘双 11 ’还要忙,放开手脚使劲干!" 货车司机汝庆祥说。
12 月 9 日 9 点 19 分,国产大飞机 C919 交付全球***用户东航。在上个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C919 收获 300 架新订单。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 -20 飞机翱翔天宇 …… 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彰显出创新对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
△国产大飞机 C919 停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上(12 月 9 日摄)。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今年 1 — 11 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 0.1%,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当务之急。
越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的‘六个统筹’,为我们在新的一年攻坚克难办好自己的事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一位与会同志的话,得到大家认同。
特殊时刻,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 " 信心 " 二字。
明年如何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部署——
12 月 9 日,一架搭载江苏苏州商务经贸团近 190 人的包机抵达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他们带着大包小包的生产样品,将赴欧洲多地开展订单洽谈和招商活动。
近期以来,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浙江、江苏、四川等多地 " 出海招商 ",按下经济复苏 " 快进键 "。全国多地复工复产加快回暖,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
735.2 亿美元!11 月 10 日闭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再创新高。
进博会闭幕当日,西门子、巴斯夫、博世等 8 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联合撰文称:" 我们坚信中国会保持基本的增长动力。"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吸引外资持续两位数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 1 万亿元,前 10 个月引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日均新设 2.48 万户企业、年回国创新创业留学人员超百万;日均揽投近 3 亿件快递、年网上零售额约 13.1 万亿元;年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 …… 今日之中国,依然是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说:"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货轮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梅东码头(12 月 13 日摄)。
穿激流过险滩,中国经济久经磨砺。我们虽然经受了短期冲击,但完整的产业体系仍在、强大的生产能力仍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仍在、宏观政策充裕空间仍在。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打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
" 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管风云变幻,无论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再出发,中国经济航船把稳舵、加满油、鼓足劲,奋楫扬帆,笃定前行!